集成平臺即服務 (iPaaS) 是一組自動化工具,用于集成部署在不同環境中的軟件應用程序。運行企業級系統的大型企業通常使用 iPaaS 來集成本地以及公共云和私有云中的應用程序和數據。
通常,iPaaS 平臺提供預構建的連接器、業務規則、映射和轉換,以促進應用程序的開發和協調集成流程。一些 iPaaS 提供商提供定制開發工具包,以使遺留應用程序現代化并添加移動支持、與社交平臺集成和業務數據管理等功能。盡管 IT 部門可以自己處理集成,但有時將管理職責從 IT 員工手中轉移到第三方 iPaaS 提供商手中會更有效、更經濟。
通常,iPaaS 提供商托管應用服務器和基礎設施數據,并提供集成工具和中間件,幫助開發人員構建、測試、部署和管理云中的軟件。大多數 iPaaS 產品還通過使用預構建的連接器和業務規則來定義多租戶環境中的交互,從而加快跨業務的集成流的開發。
將 iPaaS 提供商視為受雇來管理和協助廚房裝修的承包商可能會有所幫助。當房主挑選他們想要并負擔得起的特定電器、地板、照明或任何其他定制設計選擇時,承包商負責基本要求——例如獲取材料或與電工和木匠等專家協調。
iPaaS 也是如此:供應商處理各種服務的管理和治理,而企業則尋求并請求對自定義應用程序特性和軟件功能的支持。
大多數 iPaaS 平臺和工具都支持相同的方法來連接各種應用程序、平臺和系統——盡管它們可能并不都包含相同的特定集成。一般來說,常見的iPaaS 功能包括以下內容:
易于平臺部署、數據集成和應用程序管理流程;
集成工具集和預建數據連接器的全面性;
對 SaaS 和本地托管應用程序的支持水平;
準備好支持 HTTP、FTP、開放數據協議和高級消息隊列協議等協議;
靈活地構建自定義連接器和修改訪問機制;
能夠以 XML 和 JSON 等格式處理、清理和轉換數據;
處理大規模數據操作和并發執行時的性能;
支持實時處理和批量數據集成;
監控故障、延遲、資源利用率和工作流程性能;和
訪問控制、數據加密和單點登錄集成的安全機制。
在最好的情況下,iPaaS 將組織的獨特需求整合到基于云的工具集中,旨在處理與云環境、移動設備支持、加速應用程序開發周期和復雜B2B交易相關的不斷增加的數據量。這通常包括實時集成,其目標是最大限度地減少由應用程序交互不兼容和不同數據格式引起的中斷。
iPaaS 還可以通過創建連接應用程序和資源以創建一致結構的虛擬平臺來簡化組織的整體技術基礎架構。iPaaS 框架在多個云以及云和舊應用程序之間無縫集成資源。
與 iPaaS 相關的其他好處包括:
幫助 IT 團隊應對業務不斷擴大的集成需求,而不會增加額外的資源消耗和管理開銷;
通過讓供應商承擔安全責任并提供內置監控、威脅檢測和可觀察性工具來加強安全性;和
開放訪問應用程序開發、部署和管理工具的生態系統,這些工具可與 iPaaS 供應商的平臺輕松集成。
然而,組織必須權衡 iPaaS 的好處與其可能帶來的挑戰。以下是與采用 iPaaS 相關的一些顯著挑戰:
許多 iPaaS 產品在某些情況和用例中比其他產品更有效,這可能使組織難以選擇合適的供應商。
雖然 iPaaS 承擔了大量管理問題的責任,但企業必須專職人員監督平臺的運營,并定期評估其對業務流程的影響。
iPaaS 產品可以管理安全性,但組織仍然對發生的任何違規或數據丟失負最終責任。
與往常一樣,第一步是在確定 iPaaS 是全部還是部分解決方案之前了解您的組織需要什么。您的組織是否主要需要集成本地和云集成,包括 SaaS?目標主要是建立 B2B 數據交換嗎?還是需要支持更多解耦的工作負載,比如面向服務的架構和微服務?
iPaaS 可以適用于跨多個平臺和數據源的廣泛的企業集成需求。以下是一些常見的iPaaS 用途:
應用程序到應用程序的集成。連接位于本地或云端的應用程序、系統或數據,并自動實施接口和數據流以建立和管理每個集成。
微服務集成。使組織能夠自動生成和發布 API 以支持微服務,從而減少內部設計和構建它們的需要。
B2B 集成。無需通用 API 或自定義集成即可處理與不同第三方合作伙伴和提供商的 B2B 集成,并支持 B2B 數據流的安全標準實施和審計。
數據整合。管理數據格式轉換并驗證實時同步數據,作為傳統腳本驅動的批量數據傳輸的替代方案。
平臺集成。連接各種平臺,無論它們位于何處:在本地、遠程(托管)或在一個或多個云上,同時企業保留傳統的內部集成方案。
物聯網設備集成。集成大量物聯網設備(傳感器和執行器)、工具和 API 之間的連接,以支持涉及多個系統和云平臺的數據收集、處理和傳輸。
大數據集成。處理業務分析和商業智能、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工作的多個復雜集成。這些通常涉及數據湖和云數據倉庫、分析和可視化工具,以及必須以低延遲大量處理的大量時間敏感數據。
多云集成。創建、實施和管理公共云資源和服務與其他云(例如 SaaS 提供商)的復雜集成,這可能涉及許多不同位置和格式的獨特數據存儲。
事件流集成。使用單一平臺處理事件驅動的微服務設計(也稱為無服務器)中涉及的高度復雜的交互,涉及來自單一平臺的各種存儲、計算和工作流。
要了解 iPaaS 與其他服務模型的比較,最好了解它們各自的作用。
平臺即服務( PaaS ) 是指某種類型的基于云的工具集,使開發人員能夠管理服務。PaaS 專注于開發項目的一部分,而不是整個基礎架構。這種方法允許開發人員更改和升級操作系統,但仍然可以協作而不破壞整個系統。如前所述,iPaaS 實際上結合了多個平臺,并在更廣泛的范圍內使用與 PaaS 相同的優勢。
軟件即服務( SaaS ) 與第三方提供商簽訂合同以通過 Internet 托管應用程序。這消除了組織使用自己的數據中心或計算機的需要,從而節省了資金、資源(例如數據存儲)和時間。iPaaS 工具可以簡化混合 SaaS 部署,并與現有的中低復雜度的遺留系統一起工作。
雖然這些年來界限已經變得不那么模糊了,但許多組織仍在爭論是使用 iPaaS 還是使用企業服務總線 ( ESB ) 來處理他們的集成需求。大多數現代 ESB 可以處理 SaaS 應用程序,但最適合集成遺留、本地和主要內部應用程序。有些人可能會發現 iPaaS 選項似乎比 ESB 選項更便宜,提供更多的可擴展性,并適合組織自身系統之外的 B2B 集成。這可能是真的,但一些 iPaaS 產品可能不太有效地支持支持敏感公司數據安全管理的遺留、流程繁重的軟件系統。
API 管理也經常出現在 iPaaS 對話的上下文中,盡管它體現了一組不同的企業軟件問題。API 是通過有據可查的接口集成應用程序的常用方法——只要每個應用程序共享相同的 API,這被證明是難以捉摸的。許多 iPaaS 提供商提供“API 驅動”的集成方法,大量使用 API 消息傳遞和數據共享來促進關鍵應用程序交互。
但是,iPaaS 不會取代組織應實施的系統,以監控、跟蹤和維護互連系統并促進日常運營的基礎 API。事實上,大多數企業應該同時使用 iPaaS 和 API 管理,而不是兩者之一。請注意,一些專注于大型企業的 iPaaS 供應商——例如 MuleSoft、IBM 和 Boomi——也提供 API 管理作為其整體軟件服務組合的一部分。
iPaaS 平臺承諾為復雜的企業環境帶來顯著優勢,但當企業采用 iPaaS 最佳實踐時,它們將實現最佳結果和更多商業價值,例如:
覆蓋堆棧。在采用 iPaaS 之前,請考慮所有必須集成的應用程序。理想情況下,iPaaS 平臺應提供連接所有相關應用所需的所有集成。如果沒有,企業可能需要額外的集成機制,并且必須弄清楚如何管理和監控它們——這會降低 iPaaS 的價值主張。
如有必要,混合 iPaaS。雖然不止一個 iPaaS 平臺聽起來可能是重復的,但并非每個 iPaaS 平臺都會提供完全相同的特定集成菜單。由于 iPaaS 是一種基于云的即用即付產品,因此企業可能能夠以經濟實惠的方式利用多個 iPaaS 平臺來填補任何空白——盡管多個 iPaaS 平臺將需要額外的監控和管理工作。
了解設置。iPaaS 可以提供有用的自動化,但管理員必須監控和審核 iPaaS 活動,以驗證數據是否按預期集成,利用率是否準確反映計費。不要簡單地假設您可以實施 iPaaS 并讓它無人看管。
尋找優化和更改。IT 環境不斷發展,iPaaS 可能需要定期更新以調整集成或工作流程,以反映新的或更改的應用程序。定期重新評估所有活動的集成,并確定 iPaaS 提供商是否提供了新的插件或模塊,這些插件或模塊可能會提供更好的性能或簡化工作流程。
注意中斷。企業將 iPaaS 提供商作為業務合作伙伴,但 iPaaS 提供商與任何第三方服務提供商一樣處理基礎設施和軟件,并可能遭受停機和中斷。了解服務級別協議,并留意任何可能影響業務的服務停機公告。
當今的iPaaS 供應商提供了許多選項以將軟件系統和應用程序以不同的復雜性和成本級別與公共云和私有云集成。一些專注于大型企業運營問題,而另一些則專注于采用創新軟件方法和部署技術的小型公司通常追求的新興技術。
第一組包括已修改工具以使用云服務的較老的現有集成公司。Microsoft、Tibco、OpenText、Informatica、SnapLogic 和 IBM 是一些利用他們的經驗并結合用戶需求來創建集成服務平臺的公司。其他長期存在的軟件提供商,例如 Oracle 和 SAP,已經發展了自己的 iPaaS,以處理其擴展平臺的端到端集成。雖然這些供應商通常需要通過長期服務協議提供的大量軟件,但許多大型企業對這些供應商所代表的相對堅如磐石的穩定性感到滿意。
第二組 iPaaS 提供商“誕生于云時代”,包括 Jitterbit、SnapLogic、Boomi、Talend 和 MuleSoft。這些供應商最初的目標客戶是中小型企業,這些企業正在跨入云和移動開發領域,但這些供應商越來越多地將其 API 驅動的集成方法集中在大型企業上。這些供應商可能缺乏其他供應商的基礎結構和熟悉的歷史,但它們表現出對人工智能和實時數據分析等創新技術的強烈關注。最近,供應商在為低代碼編程和公民發展提供支持的能力上加倍努力。
同時,一些進入 iPaaS 市場的新進入者提供的產品通常最適合小型公司和運營,但具有企業級業務所需的創新集成方法。例如,Integrately、Zapier、SyncApps 和 Automate.io 提供“一鍵式”和低代碼工作流集成,無論是一對一集成還是更復雜的軟件集合。Martini 和 Tray.io 等其他供應商采用以 API 為中心的方法來自動化工作流集成、手動流程和業務規則執行。許多這些較新的供應商還提供其軟件的免費開源版本。
最后,主要的云平臺提供商為應用程序、數據和服務提供各種本地集成工具,這些工具與該云平臺生態系統中的其他服務(包括第三方服務)相關聯。即使它們沒有被標記為 iPaaS 或遵守 iPaaS 的嚴格定義,它們也可能起到 iPaaS 的作用。示例包括Amazon AppFlow、EventBridge 和 AWS Glue;Azure 邏輯應用和數據工廠;以及 Google Cloud 的數據融合和數據流。一些在云使用上投入巨資的組織可能會發現這些服務很有用,盡管它們可能不會成為云平臺遷移的決定性因素。此外,前面提到的一些獨立 iPaaS 產品也可通過這些云平臺獲得。
iPaaS 的未來似乎一片光明:企業繼續擁抱基于分布式微服務的應用程序、云服務和多樣化的數據源,并將它們整合在一起。圍繞企業軟件的趨勢表明,iPaaS 將繼續與 API 管理、SaaS 集成、數字化轉型、機器人流程自動化 (RPA) 和業務流程自動化 (BPA) 等領域重疊。
隨著 iPaaS 產品繼續解決日益復雜的集成、不斷擴大的數據量、多云托管和無服務器部署等問題,期待 iPaaS 產品具有完善的 AI、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能力。應用程序和整體業務目標之間更深層次的聯系,例如統一工作流程和管理客戶數據,將進一步影響 iPaaS 提供商的市場戰略。
隨著 iPaaS 更多地關注業務工作流程和流程自動化,一鍵集成、具有拖放流程鏈接的可視化界面和低代碼功能等功能變得更加重要。話雖如此,尚不清楚對云進行大量投資的企業是否會繼續依賴第三方 iPaaS 產品或選擇傾向于原生集成服務。
同時,與任何日益擁擠和多樣化的市場一樣,預計供應商將整合并擴大其產品組合。Salesforce 在 2018 年收購了 Mulesoft,Boomi 在 2020 年收購了 Unifi,在 2021 年Jitterbit 正在收購 eBridge Connections,而Boomi 本身則是從戴爾分拆出來的。Gartner 預測,大型 iPaaS 供應商(如甲骨文、SAP、微軟和 IBM)以及上述“誕生于云”的 iPaaS 供應商將繼續取得成功,而供應商仍依附于傳統集成方法,而 ESB 可能難以跟上。
?
隨著科技的發展,大數據應用在農業農村可謂是注入了新的活力。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是指通過大數據技術,利用大數據計算分析,將農業農村信息數據和農業農村管理決策系統結合
數據中臺是指將數據抽取、存儲、轉換和展示等功能集成到一個系統中,以實現對數據的有效管理和分析的一種軟件系統。它是一種用于數據挖掘和數據分析的工具,將數據從不同的
數字經濟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領域,隨著數字化技術的飛速發展,它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我們的經濟生態系統。數字經濟對于全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其正在
溝通需求->確定需求->設計方案->合作簽約-實施交付